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就业指导 >> 正文

高校就业观察:走出校园后,去向何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2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次数]:

记者 刘怡鹤

不久前,高欣拿到了心仪的工作录取通知。作为应届毕业生,她在今年11月收到了母校(上海财经大学)提供的一份“大礼包”。

每年就业季,各高校给新生提供的大礼包常常花样百出。今年开始,上海财经大学也为毕业生们准备了服务就业的“大礼包”,包括简历模板、打印纸、文件夹、校徽……

“这既是一份心意,也是一份祝福。”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彭曦说。

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提出,各地各高校要加快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落地见效。要支持自主就业创业,强化灵活就业保障,大力支持创业创新,为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赋能增效。

当下毕业生的就业观

高欣是江苏人,本科、硕士加起来,已经在上海财经大学学习了近六年。

结合自己商科的学业背景,以及在券商、基金公司等多个岗位上的实习经历,高欣求职的首选方向是金融行业。至于工作地点,她认为,留在上海或者回江苏工作,都可以接受。

打磨简历、参加招聘会、精心准备笔试面试……面对秋招,同学们都在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但“工作难找,就业压力大”是普遍感受。

在收到某银行总行的offer后,高欣心安了很多。

“要主动把握机会。”谈到找工作的经验,高欣认为除了在日常学习阶段打好基本功,到了求职季更要积极主动,不能“躺平”。

徐子洋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虽然还没走到毕业关口,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规划。

“我打算先读研。我会尽力推进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创业、就业两手准备。”徐子洋说。

大一时,徐子洋参加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的“纳税人俱乐部”项目获得了上海市铜奖。有了项目经验后,徐子洋和学校老师及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财税助手”软件产品。产品提供财税咨询模型。在徐子洋看来,创业难,大学生自主创业,挑战更大。但他相信只要想法有亮点,就会有创业成功的机会。

毕业生就业选择更多元

立足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上海,秉承“厚德博学,经济匡时”校训精神,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每届毕业生人数不到综合性大学人数的一半,但在新财富2023年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排名中,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人数排名第六。

在继续提升财经领域就业优势的同时,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也流向更多行业和地区。据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就业质量报告,除了金融大类,计算机/互联网/电商、教育科研、制造业等也成为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集中流向的行业。

今年,贵州省首次面向上海财经大学选调急需紧缺财经类人才,来自贵州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应届生杨光逸选择回家乡工作。

在大学读书期间,杨光逸参加学校的“千村调查”活动,在贵州多个村落蹲点调研。

“我准备寒假找机会再去基层蹲点,为明年工作多做些准备。”杨光逸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秦文佳说,越来越多财经学科的学生找工作不再“迷恋”金融,愿意选择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类企业。近年来学校积极走访企业,组织更多企业来到学校宣讲,创造机会让学生和企业互相深度了解,提供更多的就业参考。

如何看待“就业难”“慢就业”?

走出校园后,去向何方?当下,“就业难”“慢就业”是高校促就业工作中难以回避的挑战。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3年趋势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15岁至24岁的青年在寻找和保持体面就业上面临严重困难,这一群体的失业率是2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3倍。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彭曦认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让很多学生感到焦虑;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结构性矛盾。这是当下学生们感到“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秦文佳说:“95后、00后学生感到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期望不匹配,出现‘慢就业’现象。一方面,我们理解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期待;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行业趋势,找准自我定位,不要为了‘慢就业’而‘慢就业’。”

就业结构性矛盾通常是指“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部分学科专业布局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不适用。据《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缺口为2500万人至3000万人,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人到100万人左右,而目前相关从业者仅有10万人左右。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是衔接人才供应与需求的重要一环。为了从源头培养更契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上海财经大学紧跟数字经济、“双碳”转型等前沿趋势,整合各学院资源,设置了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系、双学位项目等;多数专业均配备了业界导师,引导学生的学习研究更贴近社会实际需求。

“我们要打开眼界,看到就业市场和时代的变化,提高适应能力,拥抱时代潮流。”彭曦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也要不断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为学生们提供更细致、更贴心的就业服务